一面是一流期刊建设正走向新的台阶。自中国科协等七部门联合实施“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以来,我国科技期刊发展取得了量质齐升的进展。以国际最知名的科技期刊收录数据库SCI(科学引文索引)为例,2018年至2022年,我国已有154种期刊国际学科排名进入Q1区(前25%),增加99种;53种期刊学科排名居于前5%,增加45种;37种期刊学科排名前三,增加28种;15种期刊学科排名位居第一;4种期刊影响因子超过30,进入全球百强。
而另一面,《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3)》显示,2022年我国科技期刊从业人数是36974人,其中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人数占比75.11%,采编人员在编比例为60.91%,目前仍急需高水平学术编辑、综合型运营编辑和资深出版人等复合型人才。
“中国科技期刊人才队伍中明显出现了‘三少’的问题,即跨学科、跨领域、复合型人才较少。”在前不久举行的第十八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上,中国期刊协会会长吴尚之认为,科技期刊人才队伍的高素质建设是未来建设一流期刊的重要课题之一。
《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3)》提出,随着科技期刊功能演变和发展衍生,科技期刊战略人才作用凸显。科学家作为期刊创办者和要职担任者,是战略人才的核心。中国科技期刊如何充分发挥编委的积极作用是重要课题。不过目前,科技期刊战略人才整体仍较短缺。
吴尚之曾带领团队到科技期刊单位展开调研,“普遍反映高素质的期刊人才正在流失”。而这种趋势与科技期刊向上发展的趋势“格格不入”。
他给出一组数据:2022年全国科技期刊队伍从业人员占全国期刊从业人员的一半以上;科技期刊的总数也占据全国期刊总数的一半以上,“这足以说明科技期刊在全国期刊界的重要地位”。
不过,吴尚之团队的调研还发现“人才结构和科技出版发展的新趋势并不相符合”:如今,对新媒体领域有研究的科学编辑人才普遍匮乏,从事学术评价研究、学术运营活动的人才缺口仍然在不断扩大。此外在部分期刊领域,如科学技术、工程技术等领域的期刊虽然数量多,但是办刊的力量相对薄弱,缺乏高水平的人才。
人才缺口扩大背后与人才体制管理、人才激励机制等方面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吴尚之发现,目前八成左右的科技期刊用人单位缺乏选聘人才的自主权,这为高级人才的流动设置了障碍。此外科技期刊人才队伍中小部分是聘用人员,存在同工不同酬的现象,打击了人才发展的积极性。
在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中,这一问题或许更加显著。“由于办刊并非(这些单位)主业,期刊编辑出版人员被逐渐边缘化,在待遇、评职称等方面得不到同样的待遇,导致期刊人才职业上升的通道比较狭窄。”吴尚之说。
从某种程度上说,当下科技期刊从业人员面临着尴尬的角色处境。“科技期刊在高校的科研活动中要充当什么角色?是继续成为藏在背后的默默支持者,还是走上台前来成为引导者?”南京林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徐信武也在持续思考这个问题。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周成虎统计,在过去40多年的时间里,仅围绕全球变化和人类发展两个因素研究的论文有63万多篇,“我相信,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把63万篇论文读完,甚至连题目都看不完。”
在他看来,要想通过论文来识别这一课题的重要数据和观点需要语言大模型。通过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归因分析图,可以快速识别地区和影响之间的关联,甚至可以总结出关于全球变化整体研究的新论文。
“今天的科技期刊出版已经在人工智能时代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在周成虎看来,如果期刊从业人才不能深刻理解大模型等技术,将会大幅度降低掌握数据、知识等能力,那么对未来一流期刊的建设将会产生影响。他建议,要加强大数据出版人才的培养,促进科技数据出版和科技文献出版的同步繁荣。
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曾与一位数字出版的从业者交流,对方告诉他现在需要耗费上百天才能完成论文的发表,而部分地方走完流程甚至需要更长的时间。“所以要建立数字化,发展这些平台。”他说。
还提到,在平台建设之中,期刊出版还缺乏数据库、知识库、资料库等建设,“没有基础建设,(传播)是上不去的。”
他建议,想完成数字化平台转型,要在编辑人才队伍培养上下功夫,培养出能够从事编码、编程,甚至是编导工作的人才,从而提高科技期刊的建设质量。他说:“我们要在这方面舍得投入。”
2019年,中国科协、财政部、教育部、科技部、国家新闻出版署、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联合启动实施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其中重点提到,设立领军期刊、重点期刊、梯队期刊、高起点新刊、集群化试点以及建设国际化数字出版服务平台、选育高水平办刊人才7个子项目,对单刊建设、刊群联动、平台托举、融合发展进行系统布局,力图多点支撑、多点协同发力。
数字技术正在助力扩大部分科技期刊的影响力。陈发虎提到,在地理科技期刊联盟中,目前从多刊联合采编系统逐步发展到系统整合、数据整合、知识服务等集群。借助系统,从2012年开始,一些期刊网站浏览量达到2000多万,下载量超过800万。
徐信武认为,科技期刊的服务模式要变。“办刊的人员不能坐在办公室里办刊,要走出去,甚至要‘请进来’。”
在他看来,科技期刊人员要和科研人员一起全程参与、融入科技创新活动。具体来说,从前端开始,由期刊人员组织战略咨询会,引导科研人员关注前沿的科学问题,后续全程跟踪,从而形成助力模式,才能推动科研方向朝着国家战略的前沿领域展开。
“从这个逻辑关系来看,这是双向奔赴的关系,像‘谈恋爱’一样,而不再是过去的‘单相思’。”徐信武说。
期刊从业人员和科研人员之间的“单相思”关系正在逐渐被关注,如何打破单向沟通的模式,促进科研创新发展引发更多学者的思考。
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魏均民也有类似的感受,他认为,科技期刊队伍应该与科技创新专业人才的成长同频共振。对一个科研人员来说,从最初的期刊读者获取最新的专业知识,到后续成为科研论文的作者,深度融入科学发展的历程后,会逐步成为期刊审稿人,甚至是成为期刊的主编。
“这样更能发挥科技期刊在学术引领方面的作用。”魏均民认为,办刊和科技创新活动应该在人才培养中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
2019年,中国科协、中宣部、教育部、天行体育app科技部联合印发的《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中提到建设目标:到2035年,我国科技期刊综合实力跃居世界第一方阵,建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期刊和若干出版集团,有效引领新兴交叉领域科技发展,科技评价的影响力和话语权明显提升,成为世界学术交流和科学文化传播的重要枢纽,为科技强国建设作出实质性贡献。
我国科技期刊发展已经驶入快车道,而在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体系上,人才是赋予期刊不断发展的源动力。正如中国科协党组副书记、专职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束为在论坛开幕式中所言,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提高科技期刊行业的社会影响力以及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逐步锻造出一支高水准、高素质、专业化和格局化的期刊人才队伍。
中宣部副部长张建春也在论坛上强调,科技期刊以高质量发展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要切实发挥好期刊在服务科研创新方面的引领作用,切实发挥好办刊人才在提升期刊质量方面的关键作用,切实发挥好重点集群化办刊单位在增强科技期刊实力竞争力方面的带动作用,切实发挥好融合发展在扩大科技期刊传播力影响力方面的支撑作用,为提升国家科技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作出更大贡献。(见习记者 杨洁 记者 邱晨辉)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