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子报》9月27日报道介绍:9月25日,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南京市江北新区管理委员会、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共同主办的2020第三届半导体才智大会暨“中国芯”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南京)成立仪式正式召开。在会上,南京集成电路产业服务中心(ICisC)主任、东南大学首席教授时龙兴以产教融合持续培养集成电路产业人才为主题发表了演讲。
报道提到:时龙兴以南京集成电路大学为例介绍,南京集成电路大学是一所应运而生的IC大学,为满足集成电路人才培养的数量、质量以及多样性而建立。南京集成电路大学的设立与传统高校相比,主要有承办主体、定位、证书以及称谓四点不同,意在为了大学能够围绕产业的发展来对人才进行培养,有着明确的定位目标不一样,能够有效解决当前产业发展的人才短缺的问题。
事实上,在专业机构层面,集成电路产业近年来在推进产教融合方面已有颇多成果。时龙兴教授在上述发言中就提到:在2009年教育部成立了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2014年教育部设立示范微电子学院、2019年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6部门设立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2020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将集成电路设为一级学科。
集成电路专业将作为一级学科,从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中独立出来,在2019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和东南大学的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排名位列国内前三。
作为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集成电路是支撑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已成为实现科技强国、产业强国的关键标志。
在过去的十年里,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快速发展,天行体育平台整体实力显著提升,设计和制造能力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不断缩小,封装测试技术逐步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产业集聚效应日趋明显。
但是,与先进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集成电路技术依然存在较大差距,持续创新能力薄弱,高端芯片产品大量依赖进口,难以对构建国家产业核心竞争力、保障信息安全等形成有力支撑。
解决我国集成电路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关键在于人才,人才是产业创新的第一要素。
《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白皮书(201·7-2018)》中的数据表明,到2020年集成电路产业总需求量是72万人,截止2017年年底,现有人才总数是40万人。而残酷的事实是,目前每年集成电路专业毕业生总供给数量大概在3万人左右。可以估算出,到2021年前后,我国集成电路人才缺口依然接近30万人,因此我国集成电路人才缺口依然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