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行体育天行体育

天行体育
2024-11-02 17:29:53

高校智能医学工程专业排行榜 2024全国76所高校智能医学工程教育教学综合实力排行榜

分享到:

  5月21日,由华算人工智能研究院、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调查研究制作的2024全国76所高校智能医学工程教育教学综合实力排行榜对外发布。

  智能医学工程是指以现代医学与生物学理论为基础,融合先进的脑认知、大数据、云计算、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及相关领域工程技术,研究人的生命和疾病现象的本质及其规律,探索人机协同的智能化诊疗方法和临床应用的新兴交叉学科。根据《教育部关于公布2023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2023年全国5所高校获批“智能医学工程”专业,专业代码101011T,专业修学四年,颁发工学学士学位;2022年全国7所高校获批“智能医学工程”专业,2021年全国17所高校获批“智能医学工程”专业;2020年全国23所高校获批“智能医学工程”专业;2019年全国15所高校获批“智能医学工程”专业;2018年7所高校获批“智能医学工程”专业;2017年2所高校获批“智能医学工程”专业;从2017年~2023年,7年时间,全国76所高校成功备案“智能医学工程”专业。

  智能医学工程专业是医、理、工高度交叉的学科,其研究内容包括智能药物研发、医疗机器人、智能诊疗、智能影像识别、智能健康数据管理等。旨在建立一个跨学科、多元化的教学和科研平台,促进各学科交叉融合,进而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的综合性高素质人才。

  智能医学工程主要课程包括:(一)公共基础课:大学计算机基础、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体育、大学生就业指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沟通与演讲、创造与改变、思维创新与开发、创业者的成长之路、创新创业及素质教育实践等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按国家规定开设。(二)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基础医学、生理学、诊断学、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基础、电子电路基础、人工智能概论、数据结构、人体解剖学、医学图像处理、生物医学测量与仪器、医学信号分析与处理、脑与认知科学概论、机器学习与模式识别、智能人机交换技术、智能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医学电生理、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医疗健康数据分析等。

  智能医学工程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一定的基础医学、生命科学、电子技术、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掌握与智能医疗诊断相关的人工智能、人机交互、电子、大数据等相关技术,具有智能医学仪器的研发、智能医学系统开发以及智能医学数据的挖掘、处理与分析等能力,面向智能医疗行业企事业单位、医学技术部门,生物工程领域及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等部门能够从事智能医学系统的设计、开发、测试、应用和维护等工作,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国际视野和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智能医学工程毕业生就业方向:智能医学工程专业学生毕业后既能在大型综合性医院中从事医疗方向的临床和研究工作,又能在高校、研究院所、人工智能以及智能医疗相关企业中从事研发及管理等工作。

  为了全面反映我国高校“智能医学工程”专业教育教学总体规模、行业地区分布状况及发展水平,促进高校智能医学工程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发展,2024年3月~4月,华算人工智能研究院、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针对已经在教育部成功备案的“智能医学工程”专业的全国76所普通高校进行调研,调研范围包括高校自身的品牌影响力、智能医学工程专业师资力量建设情况、人才培养方案和目标、天行体育app课程体系建设情况、专业教材开发与人员投入情况、智能医学工程专业实验室建设与运行情况、教学成果、智能医学工程实训基地服务能力、教师接受智能医学工程专业知识培训的人数与次数、举办智能医学工程主题活动的次数及规格规模等十个方面,结合上述因素对高校智能医学工程专业专业教育教学实力进行综合评分,并最终以“排行榜”的形式向社会公布调研结果,以此服务国家人工智能战略,引领高校智能医学工程专业发展。

  本次调研本着“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根据媒体公开报道及问卷调查反馈,将当前高校智能医学工程专业教育教学总体实力分为四类:A类、B类、C类、D类。

  “A类”表示智能医学工程专业教育教学综合实力总体水平位居全国高校之首。从排名结果来看,山东大学、东北大学、重庆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分别排在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第四名和第五名。山东大学智能医学工程专业依托山东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等附属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联合共建。这种深厚的办学基础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本专业按照“新工科”模式设计培养方案,建设包括人工智能类和医学类课程相互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并定期开设智能医学前沿讲座,以便学生了解本专业前沿动态。此外,本专业还实行有条件“本-硕 4+3”贯通制培养,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本专业突出科学研究对教学的引领性和导向性,通过山东大学智能医学工程研究中心等高端科研平台,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学术素养。这种以科研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本专业实行双班主任制度,由控制学院与齐鲁医学院或齐鲁医院各选拔一名教学科研优秀的老师和一名临床经验丰富的医师组成。这种制度有助于更好地融合医学和工学领域的教学与实践,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指导。东北大学智能医学工程专业融合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处理和分析、大数据应用、人工智能理论与技术等多学科的知识。这种跨学科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获得全面的知识和技能,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该专业注重实践教学,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实训和实习环节,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另外,该专业还开设了一系列特色课程,如脑科学与类脑机器学习、人工智能概论、深度学习、机器学习、医学统计分析与临床决策支持、自然语言处理、影像诊断学与智能影像组学等人工智能相关课程,以及人体解剖与生理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医学类相关课程。这些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全面而深入的知识体系,帮助他们成为具有优秀且全面的智能医疗健康数据管理、智能影像诊断、智能病理分型和医疗机器人等科学素养并具备开展较高层次科学探索和技术创新能力的高端专业人才。重庆大学智能医学工程专业是在人工智能、大数据、机器人等高新技术背景下开设的医工融合新兴学科专业。它以智能技术服务临床健康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致力于培养医工交叉融合复合型创新人才。该专业通过“先工后医”的工程训练和临床见习、实习,实现医工知识融合的新医学人才培养。学生将首先学习生物医学、电子信息、数据分析等基础知识,然后掌握医疗健康信息智能感知、医学信号、医学图像及数据分析、医学建模与辅助决策等专业知识。同时,依托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和先进的科研平台,该专业实现100%本科生参加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重庆大学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院级课外科研实践及创新创业实践,并有大量本科生参加各类学科专业竞赛并取得优异成绩。南开大学智能医学工程专业注重实践教学,包括自然科学基础实验、基础医学实验、临床医学见习、智能医学实验、企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多个实践环节。这些实践环节能够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不仅需要掌握医学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知识,还需要具备跨学科整合和创新的能力,以应对未来复杂多变的医疗环境。此外,南开大学的智能医学工程专业还具有一些其他特色,如注重国际化、加强校企合作等。这些特色使得该专业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医学人才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天津大学智能医学工程专业以“医学牵引、工程支撑、转化创新、临床示范”为发展理念,积极推进新兴医学与天津大学优势学科的交叉融合。通过布局医学与智能、工程科学的交叉融合、转化创新,培育发展脑科学与神经工程、智能医学与精准诊疗、救援医学等新兴学科生长点。同时,该专业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让他们能够了解并适应全球医学领域的发展趋势。另外,通过与国际知名企业和机构的合作,学生可以接触到最先进的医学技术和人工智能理论,并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除此之外,“A类”高校还包括哈尔滨工业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东南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太原理工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天津医科大学等全国15所高校。

  “B类”表示智能医学工程专业教育教学综合实力总体水平位居全国高校第二,包括南方科技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南昌大学、山西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广东医科大学、重庆医科大学、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河北工业大学、燕山大学、上海理工大学、河北大学、锦州医科大学等全国25所高校。

  “C类”表示智能医学工程专业教育教学综合实力总体水平位居全国高校第三,包括河南中医药大学、华北理工大学、遵义医科大学、成都医学院、杭州医学院、潍坊医学院、浙江师范大学、滨州医学院、齐鲁医药学院、河南科技大学等全国25所高校。

  “D类”表示智能医学工程专业教育教学综合实力总体水平位居全国第四,包括川北医学院、蚌埠医学院、赣南医学院、沈阳城市学院、东莞理工学院、成都东软学院、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大连医科大学中山学院、遵义医科大学医学与科技学院、湖北科技学院等全国16所高校。

  这是迄今为止,针对全国高校“智能医学工程”专业学科调查内容最全、规模最大、覆盖高校数量最多的排行榜,在年度会议上,将对入榜的在“智能医学工程”专业教育教学领域取得一定成绩和科研成果的部分高校颁发荣誉证书,树立行业标杆,促进专业发展、鼓励学科创新。

  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简称:高校联盟)是由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南大学、东北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重庆邮电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曲阜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海豚大数据科技等全国54家高校、企业共同发起,于2018年5月26日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正式成立。迄今为止,联盟发展会员300多家, 覆盖全国20多个省市。联盟由一批积极投身于“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教育事业的高校、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自愿组成的公益性、全国性学术交流服务平台。中国工程院原常务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国良、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伯虎担任联盟名誉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担任联盟理事长。联盟工作接受工信部、国家网信办等政府部门行政管理和业务指导。联盟主要工作是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加盟微信)

  华算人工智能研究院全称是“山西省华算人工智能研究院有限公司”,是经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管理委员会批准,于2023年10月在太原成立的第一批专业研究人工智能、赋能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的独立法人组织。华算人工智能研究院依托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专家委员会及理事会资源,按照山西省委省政府、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管理委员会发展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的系列文件精神和工作计划,将研究院打造成为山西省发展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的示范应用推广平台,同时面向全国开展人工智能业务。华算人工智能研究院名誉院长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伯虎担任,院长由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焦李成担任。研究院内设AI产业学院共建中心、实训实习就业中心、实验室建设中心、专家智库等6个职能部门。欢迎加入华算人工智能研究院专家智库,共同赋能高校AI人才培养及产教融合事业发展。

  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区块链专委会(简称:高校区块链专委会),是由北京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北京交通大学、郑州大学、贵州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山西农业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陕西师范大学、中国网安、海豚大数据科技等全国40多家高校、企业和机构共同发起,于2019年12月7日在广东省佛山市正式成立。目前发展高校及企业会员70多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陈纯担任高校区块链专委会名誉顾问;福州大学教授蔡维德、中国计算机学会区块链专委会主任斯雪明教授、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副所长狄刚担任高校区块链专委会名誉主任;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区块链中心主任陈钟教授担任高校区块链专委会主任。高校区块链专委会主要工作是促进高校区块链教育,为高校区块链专业建设及学科发展提供专家咨询服务。

  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元宇宙专业委员会(简称:高校元宇宙专委会),是由清华大学、湖南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汕头大学、河北金融学院、保定市元宇宙协会、英伟达中国、海尔衣联网研究院、海豚大数据科技(天津)有限公司等全国20多所高校、企业和机构共同发起,于2022年11月5日在北京正式成立。中国工程院院士、计算机软件与虚拟现实领域专家赵沁平担任高校元宇宙专委会名誉顾问;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学院名誉院长、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高级顾问李伯虎担任高校元宇宙专委会名誉主任;清华大学信息国研中心可信软件和大数据部常务副主任邢春晓担任高校元宇宙专委会主任委员。目前已发展高校及企业会员30多家。高校元宇宙专委会主要工作是促进高校元宇宙教育、加强校企合作、推动元宇宙专业建设及学科发展,为元宇宙教育教学提供专家咨询服务。

  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数字经济专业委员会(简称:高校数字经济专委会),是由华算人工智能研究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四川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北京物资学院、北京印刷学院、西族大学、河北金融学院、重庆财经学院、苏州城市学院、北京中关村软件园、百度、海豚大数据科技等全国60多家高校、企业和机构共同发起,于2024年1月12日在北京正式成立。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姜旭平、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赖茂生、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姜奇平、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吕本富担任高校数字经济专委会主任委员。高校数字经济专委会主要工作是促进高校数字经济专业建设及学科发展,推动产学研合作,为高校数字经济专业教育教学提供专家咨询服务。

上一篇:科学家眼中的2035什么样?
下一篇:成立不到一年EDA“黑马”再获亿元级融资国产自主黄金期到来